第589章 《三国演义》首播! (第2/2页)
毕竟是电视剧,并且受众如此之广,不可能搞的很多观众听不懂。
“东汉末年。”
不少观众念叨道。
随着旁白的介绍,观众们逐渐知晓了这个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甚至易子而食。
就在灵帝中平元年,太平道人张角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发动黄巾起义,一时间官军闻风丧胆!
这场席卷了中原的黄巾起义,响应者甚多。
为抵抗黄巾军,幽州太守出榜招义兵,《三国演义》的故事,就从这里正式开始!
……
“好帅的口号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太帅了……”
“张角我知道,课本上有过。”
观众们的关注点显然是很多面的,在夏州历史课本上,倒是提过张角一嘴,毕竟张角的黄巾起义在这段时间的历史上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幽州太守刘焉布告四方百姓,今黄巾欺君罔上,聚众造反……”
随着幽州城外张贴出招揽义兵的告示,不少人都来看那招兵榜文,这其中,就有这部剧中可称为主角的三人,刘备,关羽和张飞!
“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
“反在此长叹!”
“何为大丈夫!”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的张飞听到刘备的叹气,当即比喝道!
这张飞的模样,第一时间看的不少观众都乐了,虎背熊腰的,一看就是没脑子的武将!
在夏州的历史课本上,对于张飞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只不过在很多历史博主的科普中有出现过。
话说这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的玄孙,虽然沦落下层,可仍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风度卓然。
张飞则是咋咋呼呼,以卖酒杀猪为业,在幽州本地有一所庄子。
与这二人相遇的关羽,则是让万千观众们眼前一亮!
“关羽!”
“好酷!”
“关二爷!”
“大将风采!”
关羽在夏州的知名度,比刘备,张飞加起来还要高,原因就是民间有一些传统的故事,有关于关羽,在一些庙中,还奉有关羽像,主要是为了辟邪,在观众们的印象中,关羽就是神勇无敌的,至于具体事迹,同样不算了解。
关羽能够被如此多的观众赞叹,不是没道理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真的一看就是大将的气质!
刘关张三人在偶然的情况下一见如故,虽然说萍水相逢,可都有着为国出力之心,于是乎就被张飞拉到一起豪迈饮酒,分析着天下大势!
刘备是汉室宗亲,比起张飞关羽而言,更知晓现如今生逢乱世,而乱世,才能够出英雄。
刘备声泪俱下,说自己二十八了,空有报效国家之心,却一事无成,现在就连启动资金都没,张飞一听一拍大腿!
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我穷的只剩下钱了!
三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不仅仅结拜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且还用张飞的钱,招募了五百余勇兵,化为了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的家底!
……
“我靠?”
“有点期待了说实话,有种从零开始打天下的感觉!”
“关羽太酷了吧?”
“林秋这是用了多少群众演员啊,这是造了一座城出来吗?”
“巧了,为了拍这部电视剧,还真造了不止一座城……”
观众们都咂舌道。
不得不说,电视剧版三国的切入,剧情节奏要比的要快一些,更能够吸引观众们的观看兴趣,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更是拉开了这乱世的开始。
刘关张三人自幽州起兵,一路打了大大小小胜仗不下三十次,可却只封了一个小小的官职,还得罪了前来巡查的督邮,只能够被迫离去,投奔他人。
《三国演义》前期的故事节奏并不算快,就算是前世的很多观众都不算了解。
他们了解的故事,多半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现之后的故事。
其实这也能侧面说明,诸葛亮在这部电视剧的戏份和在观众们心中的位置究竟有多重。
首播的第二集,视角就到了另外一个“主角”——曹操。
在中平六年之时,灵帝身死,长子刘辩继立为帝,董太后与何皇后为了儿子夺取皇位尔虞我诈,于是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又重新激烈起来。
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
十常侍乱政之下,身拥强兵、骄纵跋扈的董卓此时到京,从此,皇帝被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董卓一看这情况,当即就蠢蠢欲动,要知道这样的机会摆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太不可能不动心,于是乎董卓想要废旧立新,自己登基做皇帝。
“董卓……”
“一看就没有皇帝样。”
“滥杀无辜,说实话没有哪个开朝皇帝是这样的吧……”
董卓为了登基称帝,在京城滥杀无辜,一片暴乱!
混乱之中,丁原手下一位猛将吸引了董卓的注意。
此人名叫吕布,英勇无双,战力超凡,董卓听从手下谋士之计,策反了吕布,依靠召集众臣商议废除皇帝之事!
这在这京城之中,还有斡旋的两方势力。
这两方势力,一方名为袁绍,一方名为曹操!
如果说之前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些知名度,这个袁绍在历史课本中真的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话说这袁绍,乃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袁绍在这场混乱的争权之中,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一看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曹操更不必多说。
作为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霸主,观众们或多或少还是有所耳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