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前往大裕 (第1/2页)
“唰!”
张耀伸手一招,将书信和锦盒摄拿而来。
他先将锦盒放在一旁,取出那封书信,在封口处感受到了熟悉的法力烙印,确认是出自海合真人之手。
“秘境中苦修七十多年,难得还有故友在世。”
张耀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他当年在大黎的朋友本来就没有几人,基本就是海合会那一帮子人,又过去这么多年,恐怕都死的差不多了。
除了晋升金丹期的海合真人之外,大概只有身为妖修的缘梦仙子,可能还活着。
“咔!”
张耀手指抚过,破除了封口的法力烙印,取出信笺。
海合真人的亲笔信中,开篇便恭贺张耀晋升金丹境界,畅叙了一番当年的故旧之情,又言称自己琐事缠身、无法亲身前来。
从字里行间的行文语气就看得出来,海合真人对听到张耀晋升金丹境界的消息,是十分高兴的。
信中,他还讲述了一番他自身这么多年的经历。
当年覆海宗的山门流落至大裕海域后,便一直封闭山门将近二十年,直到他成功突破至金丹期、才重新开放。
在海合真人晋升金丹之后,没过两年万川老祖就坐化了,他便挑起了千斤重担、带领覆海宗在大裕修仙界,一点点的站稳脚跟、开枝散叶。
在信件的末尾,海合真人还说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件贺礼,他肯定会喜欢,只是卖了个关子、没有明说是什么。
“这倒是有趣了……”
张耀心中有些好奇,便取来一旁的锦盒、破去禁制后打开。
锦盒之内,淡金色的绒布之上,赫然存放着一块淡青色的金属矿石,隐隐闪着青光。
“这是……风息山铜?!”
张耀一眼就认了出来,不禁吃了一惊。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借助大黎修仙界的力量搜集还未见成果,却从海合真人的手中得来了一块风息山铜。
“不错,这确实是风息山铜,而且品相很好。”
张耀取出淡青色的金属矿石,仔细鉴别过后,才满意的收了起来。
风息山铜是天地奇珍,通常在‘风息宝玉’矿脉的最核心处、才有小概率诞生,比钢铁坚固百倍的同时、却轻盈堪比羽绒。
一两的风息山铜,价值就抵得上一件寻常法宝,他手中的这块风息山铜大概有三两多,价值极大。
“海合道友有心了。”
张耀和颜悦色的开口道:
“你回转之后,替我多谢海合道友。”
他当年在五行秘境闹出的天大风波,传遍了西南诸国的修仙界、甚至都传到了中原腹心的五十四国去。
海合真人在后来肯定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知道了他真正的修行根基,才会特意送来这一块对他很重要的风息山铜。
《万化都天真经》,对当年参与了发掘五行秘境的几家来说,都不是什么绝密。
“是,谨遵老祖法谕。”
刘芸再次恭敬下拜之后,又听到张耀开口问道:
“对于这块风息山铜,海合道友有没有交代什么?”
“有的。”
刘芸似乎早就猜到了他会这么问,当即回应道:
“老祖宗说,若是您问起风息山铜的事,就告诉您这块是他手中仅有的存货。”
“若您还想要更多的风息山铜,那就劳烦你亲自前往大裕一趟,老祖宗他扫榻以待。”
“哈哈哈……”
张耀长笑一声,笑着道:
“海合道友这般做派,还真和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样。”
对于海合真人特意送来的这件贺礼,其实他早有猜测。
金丹真人日行数万里也是轻轻松松,完全可以横穿伏波海赶来大黎亲自上门祝贺,折返一趟连一个月都不需要。
但海合真人却说是琐事缠身、无法亲身前来,那摆明了是覆海宗目前遇到了什么麻烦和困难,以至于他脱不开身。
结合送来的贺礼,是他必需的风息山铜,那这话外之音就不言而喻了。
三两多的风息山铜,远不够他用的,想要炼成五相神通之一的‘天风无形体’,至少需要十二两的风息山铜。
况且这种天地奇珍是越多越好,除了炼就神通之外、也能吞噬用来强化自身宝体,张耀的态度当然是多多益善的。
“老祖见谅。”
刘芸听到张耀的话,低着头不敢回应。
这种金丹老祖之间的交流,她一介筑基期的修士,连置喙半句的胆子都没有。
“终究是不比当年了……”
张耀的心中也生出一丝感慨。
若是放在当年,以他和海合真人之间的交情,对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就是了,他大概率也不会推辞。
可多年过去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一来,跟着五行秘境中屠戮数百筑基的事一块传出去的,还有他多年的潜藏和伪装隐忍、老谋深算之类的评价,虽说不是刻意欺骗,但对海合真人而言、多少是在心中扎了根刺。
二来,足足七十多年过去,两人的身份地位都大有不同,时过境迁之下、他大概也摸不清楚张耀的真正想法。
张耀完全能猜得到,海合真人正是出于这种微妙的心思,才有了此次派人送贺礼的事情。
“烦请转告海合道友。”
张耀的语气温和,口中道:
“一个月之后,我会亲自前往大裕一趟拜会他。”
“是,谨遵老祖法谕。”
刘芸顿时松了口气,连忙恭敬应下。
“你去吧。”
张耀抬了抬手,示意她退下。
刘芸立刻起身,从善如流的退出了偏殿。
等她离去后没多久,真阳老祖等人就联袂而来,显然是早就等着的。
清虚宫正殿:
一番寒暄之后,真阳老祖等人便有意无意的将话题,扯向刚刚来临的覆海宗筑基真人。
张耀心中有些好笑,便主动开口、挑明了他们的顾虑:
“几位莫不是心中忧虑,担心覆海宗会趁此机会、重返大黎修仙界?”
听到他的话之后,真阳老祖等人对视一眼,神色反倒坦然了许多。
“道兄猜得不错。”
三山老祖低声道:
“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的事再论对错,也没有多少意义了。”
“他们若真要回归大黎,我们其实也能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