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兵家大忌 (第2/2页)
淞沪战场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帝国士兵死去。中日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都在不遗余力地调兵遣将,力求一举击败对方。
所以日军急切间将北方战场的部队调往华东也是不得已的举措,
另一方,日军大本营认为在淞沪一带的中国军队都是民国政-府这几年精心打造的精锐部队,也是民-国政府敢于全面抵抗帝国入侵的最大仰仗。
如果能在淞沪战场将这几十万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消灭,那么民国政-府的抵抗意志将不复存在,日本就会在短期内获得对华战争的胜利,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征服华夏。
还有一个原因是,日军在河北的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就跟他们在战前分析和计划的那样,中国北方军队的抵抗既缺乏统一组织也没有很强的作战意志。
帝国十几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横扫河北,剑指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所以日军大本营认为,在没有做全国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就要将最强最多的兵力用于华东战场,力求将民国政-府一次性打趴下,从而可以尽早结束中国战事,平息国内的经济压力。
于是,本来用于配合20师团进攻山西的14师团被调走了,而有号称帝国双壁之称的第六师团也前后一步调往了淞沪方向。
而且此时华北日军还同时向山东和河南发起攻击,用于山西战场的就只有晋东战场的20师团和忻口方向的第5师团及几个混成旅团。
总兵力也从当初的十几万人,变成了现在的八万余人。
关键是,在地方守备部队组建起来前,河北的重要城市还需要抽调部分战斗部队进行防御和守备,就导致日军在进入9月分以后,用于北方战事的兵力有些捉襟见肘。
比如本来满编近两万余人的第20师团,在占领了石家庄后,就留下了40旅团两个大队负责城市守备和清剿抵抗组织,而且在铁路沿线的重要站点也不得不分兵驻扎,又占用了一个大队。
再加上正在修筑沿途被中国守军撤退时炸毁的铁路和车站的工兵联队,还有布置在后方的辎重联队和野战医院等后勤部队。
在20师团开到娘子关一线时,整个师团也只有一万二千余兵力。
负责娘子关正面攻击的日军第40旅团,除了旅团部直辖的部分技术兵种,战斗部队就只有一个79联队,其所属的第80联队直接就变成了守备部队,不得不驻守在石家庄及铁路沿线。
而作为晋东战场指挥官的川岸文三郎中将,在习惯了中国军队只会被动防御的战术后,并不认为兵力的减少会带来什么问题。
而现实情况是,日军在北方的兵力部署是犯了兵家大忌,其战斗部队几乎是全员动员,一个钉子一个眼,没有多余的兵力设立预备队用于支援和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