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文气汇聚 (第1/2页)
孟行一看题目,顿时哑然失笑。
传闻这一届科举的考题,全部都是由皇帝赵恒亲自审核,而他今科所指派的主考官,也非清河党、保守党以及新出现的儒党中的任何一员,而是朝廷中的中立派,户部尚书赵元名。
这个赵元名不显山不漏水,实际上身份是三朝元老,人称赵司徒,司徒已是三公之位,虽然是虚衔,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此人能掌管皇帝的钱袋子,就因为他一直是坚定的中立派,所以才得皇帝信任。
今日皇帝出第一道题: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大致的意思就是:
君子同流而不合污,不随波逐流,为人处世,更要始终有自己坚持的正确的原则,鉴别天下之是非,灼然如黑白之不可乱。
放到这里考,其实是皇帝告诫下面的群臣:
不要结党营私,要跟中立派赵元名学习。
这既捧了赵元名,又是对清河党、保守党以及最近风头正劲的儒党的一点敲打。
皇帝对这些人人搞来搞去,闹来闹去,内心其实也是不爽的很,平衡来平衡去,难道他就很喜欢么?
这时,因为孟行“玩火”,考舍之外,监考官看到孟行这一间有火光起,忙来查看,却见孟行是在烧稿纸,质问道:
这一句是警告了,下面的考官之间,都是面面相觑,但要不敢马虎。
“君子则不然、其识足以鉴别天下之是非、灼然如黑白之不可乱。其力足以措拄狂澜之横决、屹然如砥柱之不可摇……故曰自胜之谓强!”
这时,贡院的主考官房内,许多一丝不苟的官员们都坐在一起,气氛比较压抑,但是分成了许多小团体,互相之间交头接耳。
他们这些人,能被选来做副考官,除了精通文章,而且个个心思玲珑细腻,见微知着。
中立正派之气,是中流砥柱,国运之中也是主要之气!
势焰已成、徒党已众、而阴谋渐露、其狂悖乃更有甚焉。至此虽觉悟、愤悔而已。失身其中、噬脐无及。自古以来忠义慷慨之士、不能卒守中立者、往往如此也!”
写完,孟行默运鼎势,开始祭祀国运:
赵元名三朝元老,资历够深,是“历史级”的人物,赵司徒的地位也能镇住场面,他坐在最高位上,一动不动,下面的考官们也就只敢小声交头接耳,不敢大声。
赵元名等这些人说了一会儿,忽然咳嗽一声,下面考官们顿时安静:
尤其现在举办的是国之大典,与国运呼应是很密切的。
赵元名三朝元老,什么马屁没见过,什么小心思猜不到?
其中的难度,天差地别。
“此次科举考试,龙蛇潜伏,皇上命我等来主持,务必小心行事,免得出了错贻笑大方。”
“……考生需小心,若是引起贡院大火,你难逃罪责!”
此时众考官看过去,考场各处的光亮汇聚,莹莹生辉,也是一片欣然:
清河党、保守党、儒党……还有一些小团体,代表着一方方的势力。
写文章也是如此。
“我等随老大人一起。”
“……”
监考官看着他,简直不可思议,第一次见这样的考生!
这一篇“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落入国运,顿时引起一片响应!
被打扰了一番,孟行也不着急写卷子了,准备等国运之中这一篇“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再发酵一会儿,得到更多呼应再说。
恰巧孟行现在正好是无党派人士,下笔也无需什么顾忌,先早早在草稿上写下第一句:
他便运起鼎势,施展“不伤篇”护住自己,免得被人打扰了,这才沉浮在思绪之内。
“咦,那边是什么,好像起了波涛!”
孟行没有马上落笔,而是先从系统中调阅赵元名的资料,分析这人的风格喜好。
能来春闱的举子,无不是各地万里挑一的天才,也全是早就经过国运考验的人,如果文章写出来一点“光”也没有,说明这个人不是没实力,而是思想开了小差,就要值得警惕了。
这一下,孟行便抓住皇帝的思路了,又要考虑赵元名的偏好。
孟行不慌不忙:“为免作题内容流出,故此烧了。”
主考官赵元名坐在主位之上,看着下面分成好几派的官员,也觉得压力深重:
考官都不敢粗心大意,小心谨慎,都不希望自己捅篓子出来,所以心神紧绷,整个场地内气氛都是压抑的。
手中一抖,稿纸燃起,被他送入国运之中。
但是这一次与乡试不同,不能太过露骨的直接引用赵元名的论点来拍马屁,否则一定适得其反。
普通人看去,不过是房顶之上,空空如也,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有不一样的景象,就好像是一些光亮,或暗淡或明亮,有的好像萤火之光,有的好像蜡烛光,有的似火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