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墙角挖得好(求订阅) (第1/2页)
第389章 墙角挖得好(求订阅)
谁也没料到,拉拢扬州盐商的事儿,竟然会那么顺利。
当然,只是拉拢了两家大盐商而已,可不是全部。
扬州八大盐商的名头相当响亮,每一家的实力都不可小觑。
那可是代表了超过千万的家产,还有手下无数的产业,以及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数万甚至十几万的人口。
关键是,大盐商手下控制的,有不少的优质人口。
像是管理盐场的成员,管理商铺的掌柜和伙计,还有酒店等等等等行业得各种人才,就是盐丁之中都不少好手。
只要能够将这些优质人口弄去外海领地,那领地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上限都会有不小提升!
忠顺郡王听到消息,开心之余感觉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那两家打算投奔的大盐商,那么好说话,其中不会有问题吧?
“王爷不用担心,这些下官都已经打探清楚了!”
为了这事,专门悄然跑了一趟扬州的王府长史,此时却是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笑吟吟给忠顺郡王解释了其中的原由。
实际上,此时的扬州八大盐商的日子,并不像表面上那般好过。
之前贾环和贾琮哥俩还没有参加武举的时候,朝廷就因为盐税的事儿,闹腾出了不少的事端,甚至还死了好些位监察御史。
那时,因为扬州巡盐御史衙门上交的盐税,比起林如海时期少得太多,自然引起了当今的勃然大怒,立即派遣监察御史查探详情。
结果,调查直接陷入泥潭,根本就查不下去。
第一批监察御史,遭遇了各种祸事死得不明不白,这也是之后贾琮授命,征剿地方匪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方衙门推脱这些监察御史的死因,大部分都是匪患所为。
这事儿,傻子都不会相信!
之后几年,朝廷一直都在派遣监察御史前往两淮之地查探盐税!
那时候,贾琮已经出道,并且开启了剿匪扬名之路。
他的战绩实在不俗,某些存在也担心,因为搞得太过火,让当今皇帝将贾琮和其麾下人马招引到两淮地域,那就不美了。
也是因此,那两年的盐税,都达到了六百万两以上!
当今只能说稍稍满意,这样的数字,和林如海巅峰时期,一年上交九百多万两盐税税银自然没得比,却也还能接受。
但是,之前地方上各种手段整死下派监察御史的事儿,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过去的,这是必然的事儿。
开玩笑,堂堂朝廷命官死得不明不白,要是没个叫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朝廷和当今皇帝的威信还怎么树立?
作为这一切事儿源头的扬州八大盐商,一个个感觉压力山大。
可问题是,他们的利益已经和太多势力绑定,就是想要老实安分一点,做一个本分的生意人都不太可能了。
没办法,每年都要分润出去海量的银钱,那都是以十万两为单位的。
就是八大盐商自身,每年的收入应付起来,也是越来越勉强了。
若是不能赚到足够的利润,就得从自家身上拿银子贴补,根本就没办法减少支出的分毫。
就算有心低调,也不可能真的自我割肉,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那些利益相关方可不管八大盐商家族状况如何,反正每年该给的好处一分都不能少,否则后果相当严重。
如此,就只能逼得八大盐商在贩卖私盐的事儿上一路走到黑。
可问题是,但凡私盐卖得多了,那巡盐御史衙门的盐税收入就会减少。
一旦减少到一定水准,朝廷肯定不会答应啊。
可以说,扬州八大盐商家族全都陷入了一个死局之中!
得罪当今皇帝,那是难以避免的事儿!
另外,为了足够的利益,还得和其他势力各种争斗,可以说得上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了,总之根本就过不上什么安生日子。
自从林如海顺利脱身之后,后续足足七任巡盐御史,其中三位暴毙而亡,剩下来的四位只有一位狼狈而退,其余三位全都进了大牢。
巡盐御史的位置就是这么危险!
可偏偏,想要坐上这个位置的官员,犹如过江之鲫。
没办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么,利益实在太大,很正常的事儿。
想想看,只要担任一届巡盐御史,起码都能收获十几万两银子。
这还算不得收贿,只是正常的收入而已,哪个官员又能忍受得住?
也就是林如海这样,本身家底十分丰厚,本身能力又十分出众的存在,才会对此没有多少兴趣。
不仅只是巡盐御史连番倒霉,扬州城以及苏省的官员,也是因此换了不少。
总之,因为盐税的事儿,闹腾得相当不好看。
若非江南这地方相当特殊,就是皇家对于这里的掌控力度也是一般,还要顾忌江南世家和地方乡绅势力的反应,怕是当今早就开启雷霆手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