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私募型投资公司 (第2/2页)
唐国斌作为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对此也是有充分考虑的。
他主要还是对标国外的私募基金,权衡国内的法律风险,注册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之后,计划对客户设立一定的门槛,限定规模,不作风险投资回报承诺,进行适当的份额分级管理设计。
“我觉得挺好的,你们成立公司,我可以做你们的第一个客户,先拿几百万资金,试试你们的实力。”萧良说道。
他除了现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分神去插手太多的事情,还考虑到当下证券市场低迷,前期客户开拓会比较困难,私募型投资公司在东洲这个民间资本以及证券投资相对低迷的城市,发育是需要相当耐心的。
萧良也不想看到东洲的民间资本太活跃进入证券市场。
他就想着让唐国斌他们先玩着,他现阶段无意花什么精力去参与、干涉。
他目前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比较多,但主要也只是想先吃下第一波牛市行情,之后再拿出一小部分交给唐国斌、曹启华他们管理就行。
九六年第一波大牛市过去,也许国内证券市场断断续续还会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但令萧良记忆深刻的另一波大牛市,则要等到零五年股权分置改革。
这期间,萧良还真不记得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
就算在香港搞一批资金,趁着亚洲金融危机再搞一把投机,萧良也不想牵扯自己太多的精力。
萧良目前往胡婕账户直接注入四千万资金,除了徐海科工的股价暴涨外,广城股份、益川工业的收益,差不多跟其他股票的亏损打平,净资产增涨到六千五百万。
同时萧良以胡婕账户上的股票资产进行抵押,前后总计拆借四千万资金。
目前萧良在深发展、深万科、长虹等股票上建立了总计六千万的仓位(亏损五百万)。
唐国斌、曹启华当然不敢奢望萧良会直接将胡婕账户委托给他们管理,萧良愿意成为他们的第一批客户,还拿出几百万出来交给他们管理,此行可以说是大有收获了。
他们之前私下里才打理多少资金?
再一个,萧良能成为他们的第一批客户,这在东洲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当然,萧良无意直接投资,他们也有预料。
毕竟他们听叶晓华说过,萧家弟兄注册成立的公司,萧良把许建强都拉进去了,他自己都没有投,而是让他哥萧潇跟投了一些。
“我打算年后就将名下一家公司变更工商登记,”唐国斌说道,“等公司正式运营起来,我们肯定都要从富海证券脱离出来,但也不怕萧总笑话,现阶段还是不得不借用富海证券的一些资源,人员也只能分批脱离;老曹会先到新的公司将摊子先撑起来。姚经理的专业水平,也是得到萧总您亲自认可的,我们也打算将她拉过去,这个得提前跟萧总你打个招呼……”
“可以啊,我到时候投你新公司的资金,有熟悉的人对接,也省得芝麻大点小事,动不动就麻烦唐总你了。”萧良笑着说道。
“听你们说话真是累啊,很多地方跟猜谜似的,”
叶晓华见萧良跟唐国斌、曹启华谈得差不多了,岔开话题问萧良,
“萧意想着年前请万家优品的投资人聚一聚,就怕你跟许总这时候未必能凑哪一天都有空。”
“我又不是万家优品的投资人,萧意要请客,得先问我哥跟许总他们有没有空啊?”萧良说道,“我有空就去蹭酒;没空,你们也不用管我。”
“许总年前肯定是忙得团团转,萧意打过电话,刚巧许总那两天在秣陵,他现在也不好意思再打电话问,”叶晓华说道,“但你打电话,许总怎么也能挤出喝酒的时间来吧?要不就凑今天?”
“这么多人,你不怕把萧意给吃穷了?”萧良问道,“他把资金都扔公司里了,他还能剩几个钱请客吃饭?你不会帮自己妹婿坑我的饭吧?”
“大不了我拿酒。”叶晓华说道。
“……”萧良哈哈一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给许建强。
年底是综批市场人流量最为密集的时刻;每天都是人山人海,郊县民众像潮水般涌来采购年货。
经营面积高达六万五千平米的泛华新世界年前也完成主体及外立面竣工,已经进入内部装修及招商阶段。
许建强、徐亚云夫妇俩,这段时间确实是没有一丝松懈的机会。
不过,再忙跟萧良吃饭的时间还是能抽得出来的。